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CLOSE
  • 關於我們
    • 回上一頁
    • 主任的話
    • 美展歷史
  • 藝游未盡
    • 回上一頁
    • 展覽簡介
    • 線上作品
      • 回上一頁
      • 邀請與推薦
      • 向大師致敬 XI
      • 流金歲月
      • 圓•夢/2022
      • 版圖•印象
      • 綠野芳蹤
  • 相關活動
    • 回上一頁
    • 「璀璨新聲」音樂會
    • 通識實作工作坊
  • 最新訊息
  • 影音專區
    • 回上一頁
    • TA策展感想
    • 系列作品導覽影片
  • 藝文連結
  • Copyright © 2017 MIRACLE

美10-向大師致敬-X

夜空下的貓
王爰君/2020
慕夏的黃道十二宮與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結合,融合浪漫和童年,魔女宅急便的女主角為核心,因常於夜中送件,故以星空作背景,而黑貓也是故事不可缺少的角色,所以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和抽象理念換作黑貓的頭像來呈現。
 
夜空下的貓
王爰君/2020
慕夏的黃道十二宮與宮崎駿的魔女宅急便結合,融合浪漫和童年,魔女宅急便的女主角為核心,因常於夜中送件,故以星空作背景,而黑貓也是故事不可缺少的角色,所以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和抽象理念換作黑貓的頭像來呈現。
Images 1 of 16
戴著面具的女孩
林宜蓁/2020
在高科技的時代,生活步調變快,不時會忘記真實的自己,就像畫中被撕開的那一片,因社會壓力,真實的自己只能被藏起來,去學習不感興趣的醫學(頭骨),接受一段父母放心的婚姻(畫上方的手),真正的自己卻越模糊…
 
戴著面具的女孩
林宜蓁/2020
在高科技的時代,生活步調變快,不時會忘記真實的自己,就像畫中被撕開的那一片,因社會壓力,真實的自己只能被藏起來,去學習不感興趣的醫學(頭骨),接受一段父母放心的婚姻(畫上方的手),真正的自己卻越模糊…
Images 2 of 16
波西米亞狂想曲
陳冠維/2020
我利用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畫面的切入點,以露天咖啡廳和吶喊的橋做延伸,搭配上羅納河的星夜,希望利用眾多絢爛的景色,描繪出不可思議的夜晚。
 
波西米亞狂想曲
陳冠維/2020
我利用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做為畫面的切入點,以露天咖啡廳和吶喊的橋做延伸,搭配上羅納河的星夜,希望利用眾多絢爛的景色,描繪出不可思議的夜晚。
Images 3 of 16
1.天譴 2.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3.Karma
石翊廷/2020
會有三個名稱,是覺得它們都挺貼切的,用不同名稱來欣賞,似乎會得到不同感受。圖畫右上的撕痕是刻意的,是作品最重要的部分,有此便能打破畫裡畫外的隔閡,讓畫裡的世界與現實互動起來。像有個人正作勢撕著這張畫。
 
1.天譴 2.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3.Karma
石翊廷/2020
會有三個名稱,是覺得它們都挺貼切的,用不同名稱來欣賞,似乎會得到不同感受。圖畫右上的撕痕是刻意的,是作品最重要的部分,有此便能打破畫裡畫外的隔閡,讓畫裡的世界與現實互動起來。像有個人正作勢撕著這張畫。
Images 4 of 16
The Cautious Man
林妤甄/2021
《Man in a Bowler Hat》中能從男人的服裝、姿勢、帽子看出他的拘謹,因此我選擇有稜有角的方格畫與其作相應。而鴿子的輕盈感及紅黃藍色有緩解整張作品過於方正的感覺,鴿子叼著華納兄弟的標誌象徵對強大、恆久的追求。
 
The Cautious Man
林妤甄/2021
《Man in a Bowler Hat》中能從男人的服裝、姿勢、帽子看出他的拘謹,因此我選擇有稜有角的方格畫與其作相應。而鴿子的輕盈感及紅黃藍色有緩解整張作品過於方正的感覺,鴿子叼著華納兄弟的標誌象徵對強大、恆久的追求。
Images 5 of 16
陽光下的向日葵與蒙娜麗莎
歐思涵/2021
達文西筆下之蒙娜麗莎沉重的色調與細膩的紋理使其散發出肅穆莊嚴之感,五官的描繪也令蒙娜麗莎帶著神秘、寧靜,及些許悲傷的笑容,因此我想透過慕夏之風格描繪出蒙娜麗莎的另一面,並以梵谷的向日葵作點綴。
 
陽光下的向日葵與蒙娜麗莎
歐思涵/2021
達文西筆下之蒙娜麗莎沉重的色調與細膩的紋理使其散發出肅穆莊嚴之感,五官的描繪也令蒙娜麗莎帶著神秘、寧靜,及些許悲傷的笑容,因此我想透過慕夏之風格描繪出蒙娜麗莎的另一面,並以梵谷的向日葵作點綴。
Images 6 of 16
憶之夜
楊蕙瑄/2020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藝術家作品各擷取一部份做作品的重點組合,用跟原作相比較不同的色彩上色,並以黑夜作為背景,襯托前方主體。
 
憶之夜
楊蕙瑄/2020
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藝術家作品各擷取一部份做作品的重點組合,用跟原作相比較不同的色彩上色,並以黑夜作為背景,襯托前方主體。
Images 7 of 16
睡蓮池入浴
胡元楨/2021
很喜歡竇加的作品,浴者與芭蕾舞者,總讓我想到古希臘人體雕塑,竇加在表達姿態美的同時把皮膚、絲質布料與光影交纏的視覺效果表達的輕盈漂亮,但最後自己表現可能還不足,故選擇畫浴者,也從雷諾瓦作品中選了一幅浴者,再以莫內的睡蓮與柳樹融合整幅作品。
 
睡蓮池入浴
胡元楨/2021
很喜歡竇加的作品,浴者與芭蕾舞者,總讓我想到古希臘人體雕塑,竇加在表達姿態美的同時把皮膚、絲質布料與光影交纏的視覺效果表達的輕盈漂亮,但最後自己表現可能還不足,故選擇畫浴者,也從雷諾瓦作品中選了一幅浴者,再以莫內的睡蓮與柳樹融合整幅作品。
Images 8 of 16
De’calcomanie
孫佳瑜/2020
以暖色系為核心,上方為梵谷的星夜,中間則為慕夏的黃道帶搭配日本浮士繪,十二種梅花表達東西方交互影響,互為對稱。古典藝術與各大畫派取名De’calcomanie為印花印畫之意,引申為相互對稱之事,也有雙生,互相融合之意。
 
De’calcomanie
孫佳瑜/2020
以暖色系為核心,上方為梵谷的星夜,中間則為慕夏的黃道帶搭配日本浮士繪,十二種梅花表達東西方交互影響,互為對稱。古典藝術與各大畫派取名De’calcomanie為印花印畫之意,引申為相互對稱之事,也有雙生,互相融合之意。
Images 9 of 16
孤獨
李宜庭/2020
船上、咖啡廳、橋;無人、人來人往、獨自一人;淺、中、深多少紅塵過客,多少過往雲煙,仍是獨自一人,歷經越多越是孤獨,無人能分享,卻又無處安放,沒有誰能一輩子陪著,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孤獨
李宜庭/2020
船上、咖啡廳、橋;無人、人來人往、獨自一人;淺、中、深多少紅塵過客,多少過往雲煙,仍是獨自一人,歷經越多越是孤獨,無人能分享,卻又無處安放,沒有誰能一輩子陪著,孤獨才是人生常態。
Images 10 of 16
吶喊的孟克與淡定的浴者
林裕程/2021
這幅畫結合了孟克《吶喊》、秀拉《Bathers at Asnieres》、杜勒《祈禱的手》,畫中孟克與浴者情緒對比,畫風也迥異,由祈禱的兩手分開成了孟克吶喊的手,將孟克的情緒又上提一個檔次。
 
吶喊的孟克與淡定的浴者
林裕程/2021
這幅畫結合了孟克《吶喊》、秀拉《Bathers at Asnieres》、杜勒《祈禱的手》,畫中孟克與浴者情緒對比,畫風也迥異,由祈禱的兩手分開成了孟克吶喊的手,將孟克的情緒又上提一個檔次。
Images 11 of 16
仕生
鄭旭隆/2021
最初只是查了幾個我會畫的東西畫上,但沒想到弄拙成巧,像極了一個人進入了自己的幻想世界,左右兩個圖案為意識流下的產物,利用《吶喊》的背景顯示出只有在幻想世界才能盡情解放自己。
 
仕生
鄭旭隆/2021
最初只是查了幾個我會畫的東西畫上,但沒想到弄拙成巧,像極了一個人進入了自己的幻想世界,左右兩個圖案為意識流下的產物,利用《吶喊》的背景顯示出只有在幻想世界才能盡情解放自己。
Images 12 of 16
心痛時你在想什麼?
許峻銘/2020
透過作品表達出心痛時的孤獨與難受。《星夜》詮釋周遭沒有人陪伴的寧靜。《吶喊》、《神奈川沖浪裏》則是想把心裡的難受喊出來的心情。主角強忍淚水,將感受往心裡吞的行為,就像傷害自己,於是畫一雙受傷流血的手。
 
心痛時你在想什麼?
許峻銘/2020
透過作品表達出心痛時的孤獨與難受。《星夜》詮釋周遭沒有人陪伴的寧靜。《吶喊》、《神奈川沖浪裏》則是想把心裡的難受喊出來的心情。主角強忍淚水,將感受往心裡吞的行為,就像傷害自己,於是畫一雙受傷流血的手。
Images 13 of 16
星夜下的傘
施宣合/2020
結合《星夜下的咖啡館》寧靜溫和感與《星夜》漩渦畫法。在寧靜的概念下,想起秀拉的《寧靜的午後》,因此引用秀拉的人物,添上雷諾瓦《傘》,最後畫入因漩渦畫法所帶出的流動感,使作品在寧靜之餘也有著動態的呈現。
 
星夜下的傘
施宣合/2020
結合《星夜下的咖啡館》寧靜溫和感與《星夜》漩渦畫法。在寧靜的概念下,想起秀拉的《寧靜的午後》,因此引用秀拉的人物,添上雷諾瓦《傘》,最後畫入因漩渦畫法所帶出的流動感,使作品在寧靜之餘也有著動態的呈現。
Images 14 of 16
餘音繞樑
莊寀筠/2021
梵谷《星夜》一筆一筆的線條,越捲越高,強烈彰顯《吹笛少年》優美的笛聲,可惜悅耳的音樂沉睡於深夜哩,鬱悶之情藉由《吶喊》中遠方行人及挺直的橋表達孤獨之感,即使無人欣賞但吹笛少年依然孤芳自賞,自由綻放個人色彩!
 
餘音繞樑
莊寀筠/2021
梵谷《星夜》一筆一筆的線條,越捲越高,強烈彰顯《吹笛少年》優美的笛聲,可惜悅耳的音樂沉睡於深夜哩,鬱悶之情藉由《吶喊》中遠方行人及挺直的橋表達孤獨之感,即使無人欣賞但吹笛少年依然孤芳自賞,自由綻放個人色彩!
Images 15 of 16
酒店的廣告宣傳
李杰/2021
我很喜歡慕夏的藝術風格,利用勾線和圖形造就出有現代感的作品,我將馬奈《佛利貝爾傑酒店》的主角融入慕夏的構圖手法,看起來像是酒店的宣傳廣告,並融入梵谷作品的元素於其中。
 
酒店的廣告宣傳
李杰/2021
我很喜歡慕夏的藝術風格,利用勾線和圖形造就出有現代感的作品,我將馬奈《佛利貝爾傑酒店》的主角融入慕夏的構圖手法,看起來像是酒店的宣傳廣告,並融入梵谷作品的元素於其中。
Images 16 of 16
  • 1
  • 2
  • 3
  • 4
  • 5


回上頁

國立中正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電話:05-272-0411 分機17301~17307
傳真:05-272-0490
地址:621301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E-mail:deptcge@ccu.edu.tw
通識教育中心
CCUArtexhibition

cbae紫荊美展

全球先進SSL 256bit傳輸加密機制|
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Safari最新版本瀏覽|
Design by WebTech 網頁設計
g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