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千慈/The Cave
郭千慈(一座孤島)
他將目光從穴壁搖曳的光影上收回,
甩下桎梏,不顧黏連細碎組織,
踉蹌推倒石牆後那堆刺目的東西。
他終於探出那柏拉圖筆下亙古常存的洞穴。
指尖探出洞口,手背筋絡畢現——
第一次,他看見好多層次的黑與白。
(因為他從來只注視著幻影,於是只知曉「黑」與「白」)
他向那個小小身影探手,卻撲了個空。
(因為他不懂得「距離」)
——他懸在洞口,躑躅。
Images 1 of 16
郭千慈/觀測
郭千慈我們從未知曉靈魂身在何處。
也不知道,靈魂、意識、精神──或者說,那個獨特的、超乎純粹生物意義的「我」真正存在嗎?如果它存在,它與肉體、與世界又如何互動呢?
這幅作品起心動念於讀一些資料時,瀏覽不同族群各式的「人觀(personhood, the concept of person) 。
關於如何形塑性別意象、想像自我,關於個人與社會、自然如何互動。
──「我」可以是個流動的、在實踐過程中被反覆描摹的概念。
於是我想,撇去既有形貌、撇開慣常對於靈魂、魂魄、幽靈等等非物質的個體的外貌想像(無論信或不信)。
假使令人安心地的確存在一個獨特的我,假設我僅僅是我。
現世的我所觀察到的精神的「我」會是什麼模樣呢?
Images 2 of 16
郭千慈/觀看的方式
郭千慈漫長的堆疊過程中,有時它是單純造形;
有時候我覺得,那像指尖反覆摩挲的創口,白色平靜地擁抱所有。
偶爾我想,裂隙似乎將空間截然劃分了「這邊」與「那邊」,令「觀看」成為一種「窺視」。
你正看著另一邊嗎?抑或其實,你被彼端的它觀察著呢?
Images 3 of 16
林佳玟 作品
林佳玟/2021 Images 4 of 16
林佳玟 作品
林佳玟/2021 Images 5 of 16
戴汶芳/拾・食
戴汶芳/2021在這片土地上,我們很幸福地可以品嚐與擁有許多在地美食,而這些美食的背後代表著台灣的味道。
Images 6 of 16
戴汶芳/拾・懷舊的童年
戴汶芳/2021一個個簡單的玩具,帶著過去樸實社會的氣息,但隨著時代的改變,我們單純的心也逐漸逝去了。
Images 7 of 16
戴汶芳/拾・親情
戴汶芳/2021在科技尚未發達的年代,為了打拼離鄉背井,只能靠著書信與電話表達對家人的思念,回過頭來,父母卻已滿頭白髮了。
Images 8 of 16
李家誼/I am inevitable
李家誼/2021這系列第一張完成品,後面的漫畫是鋼鐵人彈指以及幻視被殺害的畫面,都是與薩諾斯關聯極深的角色,設計上則使用彈指後灰飛煙滅的感覺。
Images 9 of 16
李家誼/A joke on you
李家誼/2021整個系列的漫畫風格就是由此作品發想,我試圖呈現給大家不同版本的小丑會如何,設計上則使用大量撲克牌以及高譚市的剪影。
Images 10 of 16
李家誼/Symbiote
李家誼/2021很想用原子筆挑戰看看猛毒的黏液感,於是畫了這張。設計採用猛毒共生體的線條當作框架,使每個角色都有被其限制的感覺。
Images 11 of 16
李家誼/King of Atlantis
李家誼/2021因為自己很喜歡水行俠於是就找時間完成這幅作品,並挑戰用原子筆畫出液態水的感覺當作設計的框架。
Images 12 of 16
李家誼/Love you 3000
李家誼/2021唯一沒有特別設計框架的作品,我認為用最正統的漫畫格式才能最好呈現鋼鐵人的霸氣,再多設計都顯得畫蛇添足。
Images 13 of 16
李家誼/From another universe
李家誼/2021選擇平行世界的洛基理由就是他很可愛,整體設計以洛基影集為主,背景以宇宙為主進行呈現。
Images 14 of 16
李家誼/Upside down
李家誼/2021採用上下顛倒的呈現,以及背後”S”的歪斜都給人比較不正經的感覺,而這也正是我對蜘蛛人角色的想像。
Images 15 of 16
李家誼/The dark knight
李家誼/2021完成時間最緊迫的一張,鎧甲細節很多導致創作時間相對不足,但最後還是將其堅定的神情呈現出來。
Images 16 of 16